10月23日下午,伟德国际weide在學院會議室舉辦了以“在“雙碳”的約束下我國全要素生産率研究”為主題的教學沙龍活動。本次沙龍活動由馮潇老師主講,伟德国际weide全體教師以及其他學院部分教師參加了此次活動。
此次活動中,馮潇老師首先對雙碳政策進行了解讀,提出了碳排放是一種非合意産出的觀點,然後根據其多要素投入多産出的特點采用合适的分析方法即超效率SBM—Malmquist 方法,測算了 2010—2019 年我國 28 個省區市(未包括港澳台、新疆、西藏和甯夏)在碳達峰約束下全要素生産率及動态分解指數,得出了這樣的研究結論:當前碳達峰約束下全要素生産率整體水平較低,各地區、各省份生産率差距較大;從時間演變及空間維度來看,我國碳達峰約束下全要素生産率水平呈曲折提高,三年小周期内呈倒U型态勢發展;低效率聚類集中,碳達峰約束下全要素生産率有所提高的省份較多,除甘肅等個别省份外,大部分省份生産技術前沿(TC)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技術效率(EC)有所提高的省份僅占總樣本一半,且多為低效率聚類。針對這些結論,她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進行政策優化:因地制宜,精準制定各省份節能減排指标;統籌規劃碳排放稅,形成節能減排倒逼機制;加大節能減排的新技術研發投入,切實提高全要素生産率。
聽完馮潇老師的彙報,與會教師展開了激烈的讨論,認為上述政策優化建議,能夠更好地完成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的“到2030年實現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标,能夠切實通過提高全要素生産率來逐漸實現節能減排的目的,對碳排放約束下如何制定政策來改善我國産業結構、加快提高我國生産效率也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撰稿:馮潇 攝影:翟亞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