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劉知音,大一臨近結束,我知道你肯定經曆了不少,也有很多感想,我想聽聽你的心聲。如果順利,請繼續保持;如果不順利,請樂觀積極面對。無論遇到多大的挑戰,請記住你永遠都不是一個人在奮鬥。”9月18日,我院大一新生劉知音,在給一年後的自己的信中這樣寫道。這封信,保存在學院職業願景規劃工作室負責人鄭穎的檔案櫃裡,等待大一結束時由學生親手開啟。

在給未來的信中,劉知音列好了大學四年的五個計劃,四六級順利通過、不挂科、提升交往能力、順利完成考研或考公目标、成為一個全面發展的人。這種寫給未來的信,伟德国际weide還有254封。認真列好五個計劃後,鄭穎讓新生按照輕重緩急程度,依次舍棄心中的目标。“放棄兩個以後,我的手開始顫抖,二選一時,很多同學都要哭了,太揪心了!終于明白,最後剩下的那個計劃,就是大學四年為之奮鬥的主要目标。”劉知音說。

讓新生給未來的自己寫信,做大學四年的規劃,尋找人生方向,開啟大學生涯第一課,是我院在新生入學教育工作中的一種嶄新嘗試。此外,學院職業願景規劃工作室還選拔高年級優秀學生擔任新生朋輩輔導員,開展專業介紹、入學安全教育、軍訓督導、新生“破冰”之旅、職業規劃引導、心理疏導等工作,幫大學新生及早适應大學生活。學院黨委書記郝江華認為,當代大學生主體意識強,個性特征明顯,同時又面臨着較多外界誘惑,因此,必須充分考慮到教育對象的個體差異,尊重差異、包容多樣、因勢利導,通過觸動學生心靈的方式,提升内驅力,提高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